在豫中平原的沃土上,一位与蘑菇结缘四十载的共产党员,用科技创新与实业报国的赤子之心,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华彩篇章。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彦增,以“让中国菌业走向世界”为使命,带领团队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将小蘑菇打造成年产值超百亿的富民产业,成为全国食用菌行业的领军人物。今天的《榜样的力量》专栏,让我们走进李彦增,了解他与小小菌菇的深厚情缘。
在世纪香食用菌产业园的菌菇车间里,记者见到了正在认真观察菌菇长势的李彦增,鲜艳肥美的榆黄蘑、华丽神秘的“阿凡达”、通体洁白的白灵菇……介绍起自己种植的小蘑菇,他神采奕奕。谈及与小蘑菇的情缘,李彦增感慨万千。1984年,22岁的李彦增怀揣着“科技兴农”的理想投身食用菌产业。面对当时国内菌种退化、栽培技术落后的困境,他带领团队开启自主创新之路。自开展平菇菌种选育工作以来,河南世纪香食用菌良种联合攻关项目组通过近百个实验和选育,推出了以‘阿凡达’等为主的平菇新品种,打开了多彩平菇育种工作的新天地。
通过不断科技创新,白灵菇育种生产加工出口位居世界首位,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发生一起质量问题和违约事件。产品荣获全国特色产品博览会金奖,第8-19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世纪香公司发展成为了集食用菌科研、培训、生产、加工、销售、进出口、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科技开发型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十强企业,全国食用菌优秀龙头企业,河南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AAA工业企业。
“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才是富。”这是李彦增常讲的话。为带富群众,他多年来探索出“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把世纪香打造成前方市场与后方生产农户紧密相连的科技开发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省级产业化集群,并辐射和吸纳了许昌市及周边近6万人从事食用菌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工作。以前在外地务工的吴鑫一直工作不稳定,现在在家附近的厂房上班,每月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能工作生活两不误,她十分满足。
2017年5月,当建安区食用菌产业扶贫决策一出,李彦增就坐不住了,立即投入800多万元在建安区12个乡镇20个贫困村建成228座食用菌连栋温室和大棚。这期间,李彦增还先后亲自为20个村800多人进行了多期食用菌技术培训。贫困户通过土地出租、务工、分红等方式增收脱贫,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带动了32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同时他无私的把新技术、新成果通过全程技术服务推广应用到国内外,使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发展成为许昌市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建安区被命名为“河南省珍稀食用菌之乡”“河南省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县”。
企业担当显大爱,回馈社会暖人心。李彦增始终心怀感恩,将回馈社会作为首要使命。自2020年起,他三次向抗疫一线及洪灾灾区捐赠价值超百万元的抗疫产品,为守护生命防线和灾后重建贡献力量。同时,他积极投身教育公益,在河南农业大学等院校设立“世纪香奖学金”,助力学子成长成才。此外,他持续关注民生福祉,为革命老区捐款、优先安排残疾人和军烈属就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李彦增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四十载初心如磐,新征程再谱华章。从青丝到白发,李彦增用四十年光阴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如今,62岁的他正带领团队攻关菌类活性物质提取技术,筹建国家级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他说,"要让中国菌业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这位"蘑菇大王"的科技报国之路,仍在续写新的传奇。
记者/晓宇 亚恺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