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鹏华盛世创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第1季度报告已发布,报告期自2025年1月1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止。以下将对该基金季报进行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两类份额收益有差异

鹏华盛世创新混合(LOF)分为A、C两类份额,在2025年第1季度主要财务指标上呈现出一定差异。

主要财务指标鹏华盛世创新混合(LOF)A鹏华盛世创新混合(LOF)C
本期已实现收益(元)4,564,357.251,067,516.64
本期利润(元)6,930,011.541,673,944.59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元)0.01150.0089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678,380,334.29200,869,175.45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元)1.16571.2384

A类份额本期已实现收益为4,564,357.25元,本期利润达6,930,011.54元;C类份额本期已实现收益1,067,516.64元,本期利润1,673,944.59元。期末基金资产净值A类为678,380,334.29元,C类是200,869,175.45元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A类为1.1657元,C类为1.2384元。整体来看,A类份额在各项指标数值上高于C类,反映出两类份额在收益实现及资产规模上的不同表现。

基金净值表现: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

  1. A类份额
阶段净值增长率①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④①-③②-④
过去三个月1.59%0.82%-1.02%0.69%2.61%0.13%
过去六个月0.52%1.19%-1.73%1.05%2.25%0.14%
过去五年68.96%1.03%11.27%0.88%57.69%0.15%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466.86%1.36%112.60%1.10%354.26%0.26%

过去三个月,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5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1.02%,超出业绩比较基准2.61个百分点 。过去五年及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净值增长率大幅领先业绩比较基准,显示出长期较好的投资表现。

  1. C类份额
阶段净值增长率①净值增长率标准差②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标准差④①-③②-④
过去三个月1.44%0.82%-1.02%0.69%2.46%0.13%
过去六个月0.23%1.19%-1.73%1.05%1.96%0.14%
过去一年14.35%1.15%9.09%0.99%5.26%0.16%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23.84%1.08%12.63%0.94%11.21%0.14%

C类份额过去三个月净值增长率1.44%,同样跑赢业绩比较基准2.46个百分点。过去一年及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也均实现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越,体现出一定的投资优势。

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

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鹏华盛世创新混合(LOF)两类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均显著优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反映出基金长期投资策略在资产增值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不过,投资者也需注意,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影响基金后续业绩。

投资策略与运作:顺应市场调整组合

2025年1季度,在政策托底与AI科技主题(DeepSeek模型)双重驱动下,市场呈现分化。中证1000指数上涨4.51%,科创50指数上涨3.42%,而沪深300与上证指数则分别下跌1.21%和0.48%,全市场成交额累计达约87万亿元。宏观层面,中国制造业PMI连续两月扩张至50.5%,消费市场温和复苏,港股通市场表现突出,恒生指数上涨15.2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0.74%,南向资金净流入突破4000亿港元。

本季度,基金组合秉持一贯投资框架与策略,并依据公司行业领先地位、竞争优势及股东回报等因素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把握投资机会,控制投资风险。

基金业绩表现:两类份额均实现正增长

截至报告期末,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5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 -1.02%;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4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 -1.02%。两类份额均实现正增长且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表明基金在本季度投资运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投资者带来了收益。但市场波动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业绩表现仍需持续关注。

基金资产组合:权益投资占比93.10%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权益投资金额为830,145,698.87元,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达93.10%,且全部为股票投资。这显示出基金在该季度投资布局上侧重于权益类资产,期望通过股票投资获取较高收益。然而,权益市场波动较大,较高的权益投资占比意味着基金面临的风险也相对较高,投资者需关注市场波动对基金净值的影响。

序号项目金额(元)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1权益投资830,145,698.8793.10
其中:股票830,145,698.8793.10
2基金投资--
3固定收益投资--
其中:债券--
资产支持证券--
4贵金属投资--
5金融衍生品投资--
6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7现金60,615,867.736.80
8银行存款--
9合计891,673,255.89100.00

行业分类股票投资:制造业与金融业占比高

境内股票投资组合行业分布

代码行业类别公允价值(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A农、林、牧、渔业9,959,762.001.13
B采矿业10,544,710.001.20
C制造业472,420,346.7253.73
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E建筑业--
F批发和零售业--
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553,659.921.09
H住宿和餐饮业--
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3,442,572.696.08
J金融业244,427,949.6027.80
K房地产业--
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9,761,992.003.38
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4,705.940.00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P教育--
Q卫生和社会工作--
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综合--
合计830,145,698.8794.42

制造业公允价值为472,420,346.72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达53.73%,金融业公允价值244,427,949.60元,占比27.80%,二者占据主导。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大;金融业在经济体系中地位关键。基金对这两个行业的侧重,旨在分享行业发展红利,但行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可能影响投资收益,投资者需关注行业动态。

港股通投资股票投资组合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港股通投资股票投资组合无相关内容,表明该季度基金在港股通股票投资方面暂无布局,投资重点集中在境内股票市场。

股票投资明细:成都银行占比近10%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中,成都银行公允价值87,129,337.14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9.91%,为占比最高股票。

序号股票代码股票名称数量(股)公允价值(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1601838成都银行5,068,60687,129,337.149.91
2600036招商银行2,399,91885,339,930.409.70
3600000浦发银行4,966,40067,336,640.007.65
4601318中国平安1,137,60063,336,960.007.20
5600519贵州茅台102,20062,330,940.007.09
6601728中国电信5,532,71143,431,781.354.94
7300979华利集团591,00037,008,420.004.21
8601601中国太保1,085,80034,919,328.003.97
9002027分众传媒4,239,60029,761,992.003.38
10601128常熟银行3,789,21826,410,849.463.00

前十大股票投资涵盖银行、保险、白酒等行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具有稳定业绩与较强抗风险能力。但股票市场复杂多变,单一个股或行业集中可能带来风险,若相关行业受不利因素冲击,可能影响基金净值,投资者应关注个股及行业风险。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期末总额7.44亿份

报告期末,鹏华盛世创新混合(LOF)A类份额总额为581,933,884.55份,C类份额总额为162,201,319.35份,两类份额总计744,135,203.90份。份额变动情况反映投资者对基金的认可与资金流向,投资者可结合基金业绩、市场环境等因素,分析份额变动原因及对基金未来运作的影响。

项目鹏华盛世创新混合(LOF)A鹏华盛世创新混合(LOF)C
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报告期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减:报告期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报告期期间基金拆分变动份额(份额减少以“-”填列)--
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581,933,884.55162,201,319.35

鹏华盛世创新混合(LOF)在2025年第1季度展现出一定投资成效,净值增长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但权益投资占比高、行业与个股集中等特点也带来相应风险。投资者应综合多方面因素,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投资目标,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