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劳动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措施:

培训上岗

劳动者必须接受规定的培训,持证上岗,以确保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防止事故发生。

参加班前会

每个上岗人员都必须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避免因身心状态不佳或酒后入井而发生意外事故。

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入井、作业时必须穿戴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以得到有效保护,防止人身伤害。

带人员定位卡

入井必须带人员定位卡,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找到失踪人员。

查验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查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或其他可以证明该职工与其他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凭证,避免用工风险。

核实个人资料真实性

核实劳动者的个人资料,如学历证明、从业经历等,确保其真实性,防止虚假信息带来的法律风险。

及时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要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得超过一个月,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设置合同生效条件

可以通过约定劳动合同生效的条件,避免因市场变化或其他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不能履行的法律风险。

不招聘非法人员

不招聘没有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不招聘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避免因违法用工带来的处罚。

足额发放工资

按照劳动合同约定足额发放工资,不得无故拖欠或克扣,否则应支付拖欠工资和滞纳金。

保存出勤记录

保存员工出勤情况记录,并确保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以便在发生争议时提供证据。

合理休息

保证员工得到合理休息,避免因疲劳工作引发事故。

明确劳动合同条款

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密、竞业限制、违约金等条款,保护用人单位利益。

依法依规操作

在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环节,依法依规操作,避免因违法解除合同而承担法律责任。

使用劳务派遣或人力资源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