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假造工资可能构成的罪名主要有以下几种:

诈骗罪

目的:以套取现金为目的,通过制造虚假工资报表的方式进行。

刑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

目的:仅出于伪造之目的,实施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

刑罚: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构成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伪造证据罪

目的:包括模仿真实证据制造虚假证据,或者凭空捏造虚假证据,变更真实证据,使其失去或者削弱证明功能。

刑罚: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伪造证据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职务侵占罪

目的:利用编造的虚假工资表套取公司资金,将单位财务占为己有。

刑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偷税罪

目的:通过虚假工资表逃税。

刑罚: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税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财务假造工资的行为可能涉及多种罪名,具体罪名及刑罚应根据行为人的目的、行为方式及后果等因素综合判断。建议企业和个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