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垦 通讯员 蒋宗霖 张绿漪

近日,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岳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市教育体育局联合召开的全市教育系统就业见习工作会上获悉,我市将通过政校协同机制,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打造高质量就业见习实践平台,缓解基层教育单位阶段性用人压力,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

聚焦青年需求明确见习目标

就业见习是缓解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压力的关键举措。

2025年,我市就业见习工作将重点实现三大目标:岗位扩容,动员教育单位开发见习岗位,本年度全市提供不少于300个教育系统就业见习岗位;能力提升,通过教学助理、教务行政等岗位实践,强化青年职业技能;人才对接,建立教育系统常态化人才输送机制,填补基层用人缺口。

强化政策保障规范实施流程

“见习单位须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失业青年提供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生活补助,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人社部门将按标准给予见习补贴,对留用率超50%的单位,补贴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的120%。

同时,人社部门将对已认定的见习基地开展专项培训,强化支持保障,简化补贴申领流程,确保见习人员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此外,建立动态退出机制,对不符合条件的基地及时调整,坚决杜绝“空壳基地”,确保见习过程有实效、见真章。

细化职责分工构建协同机制

市人社部门牵头简化审批流程,加快补贴发放;定期组织供需对接会;负责岗位发布、资格审核及补贴发放。

市教育部门统筹岗位开发,组织学校申报岗位、精准招募毕业生;监督见习待遇落实,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全市教育机构(如中小学校、幼儿园等)需积极参与,为见习生提供“传帮带”式指导,助力青年成长。

同时,市人社局与市教体局将建立定期协调机制,按季度召开协调会,联合开展督导检查,严厉查处虚报补贴等违规行为,保障政策红利直达基层,落到实处。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畅桢表示,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的背景下,教育系统就业见习是帮助青年积累经验、实现角色转变的“成长阶梯”,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下一步,要凝聚共识,高站位推动落实;精准发力,高质量建设基地;协同联动,高效率聚势赋能,线上线下强化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