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举行校外导师聘任仪式暨主题分享会。大会以“校企协同育人 服务产业发展”为主题,通过聘任来自智能制造、新能源、先进材料等领域的行业专家等参与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机制。

活动现场。

顺德创新学院党委书记郭东旭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聘任美的集团等企事业单位的35位行业专家担任校外导师,标志着校企合作模式从资源整合向智力融合的全面升级,并期望同学们主动汲取导师前沿智慧、强化实践提升专业素养、科学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谈及校企合作时,郭东旭表示,一要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产教协同新生态。打通“师资柔性流动-技术协同攻关-平台共享复用”的创新链条,实现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二要创新双元培养,共筑协同育人示范体系。共同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探索“导师+项目”“实习+就业”等长效模式,以“订单式”育人实现“精准化”就业;三要锚定新质生产力,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打造“专业对接产业-实验室贯通产线-人才驱动创新”协同发展体系,实现教育端动态适配、科研端协同破壁、产业端共生迭代,为企业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谱写佛山“二次创业”的辉煌篇章,共筑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党委书记郭东旭致辞。

活动中,顺德创新学院院长何新波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以及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及成果转化机制建设等领域的建设成果。他表示,校外导师是链接高校智力资源与企业产业需求的重要纽带,学院将依托学科优势与科研积累,结合企业在技术应用、市场实践等方面的经验,推动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实习就业等方面实现资源精准对接与高效共享,持续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与科技支撑。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创新学院聘任35位行业专家担任校外导师。

广东睿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洪波作为校外导师代表发言,他表示将充分发挥企业实践优势,在技术研发、实习就业等方面与学院深度协作,助力学生实现从“校园人”到“产业人”的角色蜕变。

北京科技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臧勇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分享了二十余年与佛山企业开展产教融合的育人实践与合作成果。谈及高校育人实践与产业发展需求时,他表示,一是要校企协同打破供需壁垒,共育创新人才;二是要校企双向赋能协同攻关,共破技术瓶颈;三是要校企汇聚资源强化担当,共促区域发展。

聘任仪式后,五位校外导师在“致慧讲堂”中围绕材料创新、新能源产业、3D 打印技术、设计赋能、创新创业等领域展开深度分享,为师生们带来行业前沿洞见。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海泉 通讯员刘灯辉

图|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