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砚文 实习生勇佩言 茂名报道

5月8日至1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首个群众赛事活动——定向项目在“中国荔乡”茂名举办,23个省区市及港澳地区的38支队伍、432名运动员同场竞技,共决出6枚金牌。

在为期4天的赛事中,不论是突发暴雨时的应急保障措施,还是赛场外展销位上的茂名特色农产品,这座“中国荔乡”正以专业化设计、精细化组织、特色化服务,将赛事打造成展示茂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

在颁奖典礼当天,茂名市副市长、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定向竞赛委员会执行主任王小慧在接受南方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茂名山海并茂,非常适合定向运动发展,未来将争取承办更多国家级和国际级赛事,把茂名打造成为“中国定向之城”。

一年后,茂名将迎来广东第十七届运动会。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了解到,当前,广东省运会主场馆茂名市奥体中心的建设进度已经过半。“本届全运会是一次对茂名指挥体系的锻炼赛。”王小慧表示,茂名将加快推进场馆和交通路网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质,把省运会办好、办精彩。

两场赛事背后是茂名城市能级跃升的重大机遇。当前,茂名正在构建老城区“历史文化核”、茂名新城“现代活力核心”与南部滨海“未来发展核”三大内核的概念。其中,茂名新城作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引擎,正以体育赛事为支点,从交通、生态、功能三大领域全方位构筑产城融合的高品质新城标杆,撬动起城市的能级越迁。

(选手在茂名比赛现场)

茂名并不缺少举办体育赛事的经验。近年来,茂名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创新打造“茂名马拉松”“村BA”“墟BA”等群众赛事IP,点燃了基层体育热情。

珠玉在前,茂名本次举办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有何亮点?

首先,茂名依托独特地理禀赋打造的立体化赛场,成为赛事专业度的核心支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本次赛事的赛场设计完美利用了茂名独特的地理禀赋,北山脉、南海域、中田园的复杂地形,为定向运动提供天然赛场。例如,本次十五运会群众赛事首金诞生地——茂名市高州根子镇为丘陵地形,分布自然村落果林,海拔落差约为30米,非常适合举办定向赛事。

(选手冲线瞬间)

“这次比赛赛道设置很专业,整体氛围很好,可以媲美国际赛事。”十五运会群众赛首金获得者、广东男子定向接力队首棒唐建达在赛后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

其次,专业化、精细化的赛事组织为运动员和裁判带来了很好的参赛体验。据了解,本次群众赛事共有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38支队伍,共计432人的运动代表队参与角逐,另有超过500人的技术官员及保障团队参与服务。

“从运动员报到、参加技术会议到前往赛场,茂名在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感受到主人翁的热情。”在江苏队运动员罗歆歆眼里,这次赛事活动不仅规范,而且茂名特别热情,为运动员带来了很好的体验。

比赛期间,茂名迎来暴雨。十五运会群众比赛定向项目总裁判长李德利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茂名在道路管控、竞赛安全,医疗救护相关方面的保障工作非常专业,赛事的气象保障体系运行高效,组织方每小时推送精准气象数据,并在强降雨发生前20分钟发布预警,为应急准备争取关键窗口期。同时,在终点区域、运动队休息区等区域的避雨设施布局也非常合理。

此外,赛事深度融入茂名文化元素,以赛事经济带动多产业发展,在实现“体育+文旅+农业”创新融合的同时,为全国各地的观众运动员带来了全新体验。

在比赛现场,除了浓烈的体育竞技氛围,还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元素。不仅开赛仪式将茂名非遗洪拳与街舞融合以及荔枝主题作品作为暖场节目,比赛场地还设置了20个非遗展销摊位,展演舞狮、粤剧、汉唐服饰互动,同步组织体育问答互动,提升运动员和观众参与感。

(赛场外的茂名特产展销位)

茂名抓住了赛事带来的巨大流量,不仅展现了一场精彩的体育竞技,也以“体育+”为引擎,展示了茂名的城市形象、推动多产业协同发展。

赛事期间,茂名巧妙串联起柏桥荔博园、放鸡岛、浪漫海岸、中国第一滩等热门景点,打造“观赛+文旅”新模式,“体育+”效应逐渐显露。茂名华侨城滨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监黄文斌告诉记者:“在十五运会期间,中国第一滩每日入园人数达到8000—10000人/次,同比增加三成。”

来自美国的无线电测向教练Afonkin Vadim担任赛事的裁判,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茂名。他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场赛事组织得很好,有很多人参与进来,如政府和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当地的村民等,一切都井井有条,让人印象深刻,期待在赛后游览茂名,品尝美食。

在此次赛事之外,是茂名对体育的长期规划。5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与茂名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茂名山海并茂,地形地貌多样,非常适合开展定向赛事。”王小慧表示,茂名计划将定向赛事引入中小学和机关单位,广泛组织相关赛事。同时,也正在与航管中心积极沟通,争取每年都能承办国家级甚至是国际赛事,把茂名打造成为“中国定向之城”。

走进茂名奥体中心施工现场,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几十位工人正在抓紧作业。

当前,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已经拔地而起,“一颗荔枝,两扇贝壳”的造型,巧妙融合了荔枝文化、海洋文化与好心文化,将成为茂名城市形象的崭新名片。

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目前奥体中心体育场整体完成进度已达70%,篮球场、网球场和足球训练场基层建设全部完工,项目预计今年9月底完工。体育馆的土建工程、钢结构、二结构及金属屋面铺设安装均完成,项目整体完成进度60%;游泳跳水馆的土建工程、钢结构、二结构已施工完成,项目整体完成进度60%。

(茂名奥体中心)

茂名市奥体中心选址于茂名新城。5月10日,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定向项目决赛在茂名新城市民公园举办。一年后,广东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也将在此举行,奥体中心将承担多项赛事项目。

两场赛事的背后,是茂名城市能级跃升的重要机遇。

相关负责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析,当前,茂名城市发展面临一定不足,一是“组团式发展”不足,由于空间距离大,产业联动不足;二是城镇化率不足,数据显示2023年末,茂名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7.32%,明显低于当前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7.00%。

2025年1月,茂名谋划构建老城区“历史文化核”、茂名新城“现代活力核心”与南部滨海“未来发展核”三大内核的概念。其中,茂名新城作为“现代活力核”,不仅是十五运会群众赛和省运会的举办地,不久后,茂名高铁南站也将落址于此,建成后茂名、广州两地来往将缩短至70分钟。

以本次十五运会群众赛选址茂名新城,正推动茂名整合赛事流量与城市更新动能,赛事期间累积的办赛经验、文旅消费与人口集聚,不仅为省运会打下基础,更以“双赛”叠加的效应,推动“产城人”融合向纵深发展。

“茂名新城将会成为茂名的核心发展引擎。”茂名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当前,茂名新城正以体育赛事为支点,继续以交通先导与生态联结,将原本松散隔断的共青河片区、高铁片区、茂东片区等紧密连接起来,撬动起从“功能补位”到“品质引领”的跃迁。

具体来看,交通领域,统筹推进总投资超过110亿元的23项重点交通项目,通过“硬联通”串联各组团、直通大湾区;生态领域,着力打造袂花江至水东湾核心区“水脉+碧道+生态”复合系统,塑造通江达海的城市生态会客厅;功能领域,超前布局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构筑产城融合的高品质新城标杆。

体育赛事的涟漪效应,正悄然改写茂名的城乡发展脉络。在“双赛”机遇叠加下,茂名加速完成城市发展谋划,撬动城市能级跃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