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用工的认定主要依据《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以及《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具体认定标准如下:

用工单位或被用工者主体不适格

用工单位不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如未进行工商登记或营业执照被吊销的单位。

被用工者主体不适格,例如使用童工,无论单位是否具备用工主体资格。

合法用工单位用工行为不合法

用人单位违反对女职工和未成年职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

行政责任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后果

非法用工单位在用工过程中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的,构成非法用工,需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及《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二条的规定进行赔偿。

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认定非法用工应综合考虑用工单位是否具备合法资格、是否违反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以及是否存在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对于非法用工单位,不仅需要承担行政责任,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因此,建议用工单位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经营,以减少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