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信息:

催收人员可以通过欠款人的身份证信息查询到其名下注册的手机号码。

通讯录联系人:

如果借款人在贷款时授权了通讯录,催收人员可能会联系这些联系人以获取欠款人的新电话号码。

运营商授权:

借款人如果授权了贷款机构查询其运营商信息,催收人员可以从运营商处获得欠款人的新电话号码。

征信报告:

贷款机构在获得借款人授权的情况下,可以查看其征信报告,其中可能包含最近使用的联系电话。

社保信息:

如果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提供了社保账号,催收人员可能通过社保信息找到欠款人的新联系方式。

互联网大数据:

催收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数据资源,如购物记录、外卖订单等,分析出欠款人的新手机号码。

社交媒体:

催收人员可能通过欠款人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找到其亲友或合作伙伴的联系方式。

虚拟电话:

催收人员使用的虚拟电话可以通过工信部查询到所属公司。

验证码查询:

贷款机构可能通过短信验证码查询欠款人的通话记录,从而得知其常用联系人。

需要注意的是,催收行为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债务催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