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缴税款的行为在法律上通常构成 逃税罪。逃税罪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收法规,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行为。
具体的法律责任包括:
数额较大: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同样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也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多次行为:
对多次实施上述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补缴与处罚:
如果纳税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逃税罪的构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纳税人主观上有逃避缴纳税款的故意,客观上采取了欺骗、隐瞒等手段,并且逃避缴纳税款的数额达到了一定的比例。如果因疏忽而未进行纳税申报,则属于漏税,依法补缴即可,不构成犯罪。
建议在面临税务问题时,纳税人应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采取不正当手段逃避税款,以免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