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残通常指的是对因疾病、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身体损伤程度进行评定,以确定相应的伤残等级。在中国,伤残评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GB/T 31147-2017
适用范围:适用于除职工工伤外的所有人身损害致残程度等级鉴定。
评残条目:400条。
主要用于交通事故、刑事案件、非工伤伤害等情形。
《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致残等级》GA/T 16180-2014
适用范围:工伤职业病、雇主责任险、安全生产责任险等。
评残条目:530项。
伤残等级分类:1级到10级,1级最重,10级最轻。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JR/T 0083—2013
适用范围:适用于意外险产品或包含意外责任的保险产品中的伤残保障。
评残条目:281项。
伤残等级分类:1级到10级。
此外,对于现役军人,还有特定的评定标准:
残疾军人评定
适用范围: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致残或因病致残。
残疾等级:因战、因公致残为1级至10级,因病致残为1级至6级。
评定机关:由相应级别的军队卫生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
工伤评残流程通常包括:
1. 工伤事故报告。
2. 及时救治。
3. 工伤认定申请。
4. 劳动能力鉴定。
残疾人证办理方面,一些地区如新罗区残联实行了简化和便捷的“1+5”办证模式,包括定点评残、上门评残、跨省通办、视频评残等。
请注意,以上信息可能随时间和政策更新而变化,具体评定标准和流程应以最新的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