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0岁,本科学历,想找一个在锦江区范围内的行政类或销售类工作。”近日,家住锦江区枫树社区的居民王女士来到社区AI就业指导专区,向机器人“锦小通”说出自己的岗位需求。随着信息录入应用了“DeepSeek-R1”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就业超市实验室”平台,大概3秒钟后,所有匹配的岗位信息全部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今年3月,成都市锦江区“就业超市实验室”正式启用,推出AI求职、AI面试、政策智询和职业测评四大智能体。“该系统智能算法通过语义二次解析与行业潜在需求挖掘,突破传统标签搜索的限制,让每个求职档案都映射出N种职业可能。”锦江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司丹丹表示,目前该平台已在锦江区11个街道、36个社区及3所高校服务站点完成部署,同步延伸至13个市(州)分站,共有3万余个岗位在线,找工作的朋友点下手机就能体验“职位秒配”的神速。
除高效、精准匹配就业岗位外,该系统还涵盖互联网运营、新媒体运营等50多个行业、200余个岗位的仿真面试场景,根据岗位特性自动生成6道仿真题,对求职者的技术能力、行为特征及场景应变三维度进行智能评估,自动生成个性化诊断报告与提升建议,手把手教你提升职场战斗力。
不止“就业超市实验室”。“通过打通‘求职、企业、机构、专员、网格员、管理’六大线上通道,运用AI技术实现岗位需求与人才供给高效对接,让就业服务实现‘量身定制’。”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累计建成社区站、高校站、园区站、零工站等基层服务站点1962个,试点打造“成都就业数智平台”,入驻企业1.04万家、机构59家,发布岗位3.4万个,服务求职者33.24万人次。
编辑:方艺霖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