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吴盈秋 汪洋

【编者按】
新闻有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思想有碰撞,弄潮观点把握时代脉搏。
一起《读端》,一起“潮”。
本期嘉宾是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研究员秦诗立。
(Δ视频由AI共同创作)
今年4月,外部环境陡然升压。作为外贸大省,加之对美出口依存度第一,浙江经济迎来一场“压力测试”。
在公布的浙江经济4月“成绩单”上,四个字透出了底气:总体平稳。
详情点击>>
涌金楼丨浙江扛住“压力测试”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研究员秦诗立:
看清浙江经济发展韧性背后
在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化加快的当下,浙江4月份经济经受住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保持了较强发展韧性,既在意料之中,也实属不易。
原因剖析,无疑应深一步。如外贸,因美国市场关税畸高实质上已难以进入情形下,浙江既加大了东盟、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开辟,更通过外贸产品的数智化、品牌化和外贸模式、外贸形态等迭代升级,较好实现了市场价值曲线的上移;如制造业,面对国内外竞争基本都已红海化,浙江既依托产业集群化、物流便捷化等来极致压缩了成本,更通过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等新动能共力托举,正加快实现浙江制造“脱胎换骨”;如内需,浙江在全力实施“两新”政策的同时,更积极放大新一代电商经济、赛会经济、文旅经济等新经济魅力,开辟和抢占消费新热点、新赛道。
更深一步,应看到浙江经济发展韧性在于民营经济保持了较强活力。实际上,4月份浙江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0%,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81.1%,其作为经济韧性主心骨的地位进一步彰显。
实际上,广东、江苏、山东等经济大省的发展韧性,也越来越倚重民营经济,鉴于其内在地对市场变化更有敏捷度、适应力。
这种意义上,如何常态化、长效化维护好、增强好民营经济活力,是增强经济韧性的关键、根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