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1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开篇之年。据拱北海关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拱北关区共有超60亿进出口货物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证书享惠。进口方面,拱北海关累计验放享惠货物约10.7亿元,减免税款近6000万元;出口方面,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11160份,签证金额4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12.5%。

香洲海关关员为企业签发原产地证书 陈永康 摄

4月17日,拱北海关所属香洲海关为珠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出口东盟某国的一批智能穿戴设备,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涉及货值超12万元。凭借该份原产地证书,这批货物在该国通关时将可享受零关税待遇,获得关税优惠约2万元。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拓东盟市场,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对外出口市场,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珠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关务专员刘珊珊介绍道。2024年,拱北海关共为该企业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1443份,签证金额5.26亿元,相较上年成倍增长,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同样享受到政策红利的还有神华煤炭运销有限公司,该公司业务经理李若潇说道:“拱北海关所属高栏海关的靠前服务和专人指导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优惠原产地政策福利,今年以来,我司享惠货值已超2.12亿元,减免税款802.84万元,综合成本进一步下降,产品更有竞争力,客户源也更稳定了。”

面对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带来的日益增长的出口需求,拱北海关联合地方举办专场线上宣讲会,宣传推广“中国海关优惠原产地服务平台”,主动开展享惠利用率分析,助企及时掌握外贸新动向、顺利享惠,巩固拓展东盟市场。

文|记者 李旭 通讯员 曾魏 何育才 黄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