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等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创新路径探索论坛”在博思云公司广州总部举办,共话共建职普融通教育新路径。本次论坛以“数智赋能・融通共生”为主题,由大湾区产教联盟指导,东莞市南博职业技术学校主办,广东博思云科教技术有限公司和广东南博教育研究院承办。

南博集团董事、集团基础教育与中职教育总校长、博思云科教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总裁贺国新在致辞时表示,当前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南博集团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深化产教融合、赋能行业升级。本次论坛致力于打造一个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平台,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促进职业教育迈向新高度。他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正重塑教育形态,需要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从“物理叠加”迈向“化学融合”,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在主旨报告环节,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汤贞敏,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梅仲豪,大湾区产教联盟执行会长、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书记江学斌,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小燕等分享了在中职教育、AI教育生态建设和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和路径思考。

如何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汤贞敏指出,要探索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机制;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支持普通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劳动教育,规范开设生涯规划、劳动教育课程;打造一批职普融通的教材和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并加快推进教材数字化转型。

同时,要探索设立一批以科学教育为特色的普通高中,办好综合高中,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发展建设,加强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衔接培养,优化职教高考内容和形式。

此外,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开设职业技术专业,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推动校企在办学、育人、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

他特别提到,可在综合高中的高二、高三实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可根据个人实际参加普通高考、职教高考、高职单招,或通过3+2中高职衔接上学。“这样就将初三毕业开始职普分流延迟到了高二,学生就有了‘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双重保障。”

梅仲豪建议,重点打造人工智能科普研学培训基地、产学研实践基地、产品生产实践基地,构建“研-学-产”一体化平台。拓展产教融合场景,加强“人工智能+”多领域渗透,借助AIGC、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打造智慧化产教融合平台。

陈标新分析称,知识和能力落后于市场,学非所需,供给与需求脱节,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错位,是目前职业教育的痛点。在“互联网+”的平台时代,产业融合也经历多次迭代更新,在“大模型”时代,通过大数据、大平台实现大融合,进一步实现“教育-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生态,最终构建“产教城融合智能体”。在AI时代,通过品牌、身体和学习等三要素,让教师掌握制胜关键。

江学斌强调职业院校应坚定服务导向的办学理念,用好评价指挥棒,对职业院校资源配置、评价方式、考核机制进行整体优化设计,重在“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

陈小燕分享道,通过产业对接、产业匹配可助力专业群高质量发展,借力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产教融合作育英才。

在经验分享环节,东莞市南博职业技术学校书记、校长廖健来,广东南博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邱林润,博思云公司科教技术有限公司信息化业务部总经理李婷婷,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副校长高嘉庆分享职普融通的新做法。

广东博思云科教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与深圳市华夏技工学校、湛江市工商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达成共识,在人才培养、数智赋能、产教融合、国际教育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并在现场举行签约仪式。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谭昭

图丨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