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领 认证赋能 技术帮扶
山西代州黄酒专业镇酿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 本报记者 秦海峰
在山西省代县,一粒黍米,一泓泉水,正酿出一片产业新天地。今年上半年,代州黄酒专业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黄酒产量6575吨,产值2.63亿元,同比增长14.3%。数字背后,是一场以标准为引领、以认证为动能、以质量技术帮扶为支撑的深层变革。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协同发力,推动代州黄酒从“传统酿造”走向“标准酿造”,从“区域特色”走向“品质时代”。
构筑品质“硬支撑”
标准是质量的基石,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导航仪”。
自2022年9月代州黄酒入选首批省级特色专业镇以来,标准化建设已贯穿从田间到车间的全链条。山西省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代县黄酒行业协会推动发布了《代州黍米黄酒》团体标准,首次明确代州黄酒以黍米为核心原料的工艺规范和品质特性。这一标准不仅规范了生产工艺,更突出了“南绍北代”的传统特色,成为代州黄酒走向全国市场的“通行证”。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代州黄酒专业镇标准化建设试点项目”,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山西雁门山酒业有限公司、山西四达酒类饮料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率先示范,将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标准深度融合,推动代州黄酒从“凭经验”走向“靠数据”,从“手工活”升级为“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更推动了产业集群的规范化和品牌化发展,使得代州黄酒产业规模持续壮大。2024年1月,“代州黄酒”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截至今年6月,专业镇内经营主体已达208家。
激活企业“内生力”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赢得市场信任的重要途径。
在忻州市市场监管局的推动下,代州黄酒专业镇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通过组织培训、上门指导、一对一帮扶等方式,鼓励企业建立并运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山西雁门山酒业有限公司、山西四达酒类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代县贵喜酒业有限公司、山西省代县代州人家酒业有限公司、山西省代县冯氏酒业有限公司、山西省代县代康实业有限公司6家企业已获得ISO 9001认证,实现了质量管理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跨越。
认证带来的不仅是证书,更是能力的提升。山西雁门山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恩顺表示:“通过ISO 9001认证,我们建立了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发酵、再到出厂检验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产品合格率显著提升,客户投诉率大幅下降。”
认证也为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山西四达酒类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凭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成功出口马来西亚和柬埔寨;代州黄酒酿造股份有限公司的“滹源”黄酒首次出口日本,实现代州黄酒外贸“零的突破”。
筑牢质量“防火墙”
质量技术帮扶是市场监管部门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忻州市、代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组建了质量技术帮扶专班,深入黄酒企业开展“巡回问诊”。通过落实“一企一人”驻厂监管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批批检”制度,构建起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质量监测体系。
针对小微企业检测能力弱的痛点,代县市场监管局强化代县黄酒检验检测中心的能力建设,并与忻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建立合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今年以来,该局已为专业镇企业提供免费检测服务200余批次,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整改质量问题。
此外,通过开展黄酒市场专项执法行动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专项行动,市场监管部门构建了常态化监管机制,守牢质量安全底线。今年以来,专业镇黄酒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5%,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标准引领、认证赋能、技术帮扶——在三级市场监管部门的协同推动下,代州黄酒专业镇正在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雁门山酒业入选“山西精品”,贵喜酒业荣获“三晋老字号”,代州黄酒走进博鳌国际康养文旅大会、亮相深圳文博会……这一切,正是标准化和质量管理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迈向“精特新”,酿就新未来。下一步,代州黄酒专业镇将继续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工艺创新和产品多元化,加快黄酒产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迈进。正如代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席文所说:“我们不仅要让代州黄酒香飘千年,更要让它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