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25年,湖南常宁市早稻种植面积超25万亩。眼下,种植户们有了北斗导航系统的助力,机械化插秧效率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粮食稳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在常宁市洋泉镇两益村的稻田里,两台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插秧机正在田间穿梭。一盘盘嫩绿的秧苗通过传送带精准插入水田,苗株行距误差不超过3%,深浅度调节误差可做到±1厘米。与传统人工插秧相比,智能农机导航系统的应用,不仅节省劳力,还显著提高了精度和效率。


为保障春耕高效推进,当地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盟,统筹调配插秧机、旋耕机等,还为每台插秧机都安装了免费北斗卫星系统的终端设备,能及时、准确计算出插秧面积。 安徽怀远:小麦进入孕穗期 当地提水灌溉保生产
眼下,安徽蚌埠市怀远县的170万亩冬小麦进入孕穗期。当地启动春灌工作,保障土壤墒情,满足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

在蚌埠市怀远县陆湖村,当地组织人员机械,通过田间地头的沟渠机井对冬小麦进行喷灌,缓解土壤缺水的状况,确保冬小麦平稳度过孕穗期。


在怀远县唐集镇,排灌站内的机组马力全开,提水灌溉,全镇15万亩小麦得到有效灌溉。


怀远县农业部门还成立了多个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根据土壤墒情和小麦生长状况,为农户制定灌溉方案,让小麦“喝水喝到恰好饱”。 贵州威宁:良种良机助力马铃薯春种
贵州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在1000万亩以上。2025年,毕节市威宁县全面推进马铃薯新品种种植计划,并加大农机投入,提升马铃薯产业效益。

这几天,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万亩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正加紧推广种植多个主推品种。2025年,当地马铃薯原种生产将稳定在8000万粒以上,计划种植马铃薯面积150万亩。


这些新品种的抗旱能力更强,品质也更好。为了提高种植效率,当地还尝试推广新技术,包括早熟马铃薯两增一防技术、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栽培等。此外,相关部门还加大投入了机械设备,满足种植户的需求。


目前,当地已完成低海拔地区早熟马铃薯种植32.5万亩,其中,2万亩早熟马铃薯正处于田间管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