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七月出生于 1987 年的哈尔滨,家境普通,父母皆是地地道道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家中除了一台收音机,再难寻其他像样的电器。可就是这台收音机,成了她与主持结缘的启蒙之物。当那赵忠祥和倪萍的声音透过收音机传出,如同一颗颗充满魔力的种子,播撒在了她幼小的心田,让她自此立下志向,长大后定要成为一名主持人。

学生时代的李七月,无疑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成绩常年稳居年级榜首,成了老师们口中的榜样。她那好听的声音更是一大亮点,校园里的朗读活动几乎都被她包揽。2004 年,她凭借优异成绩考入黑龙江当地的重点高中,在那里,她的身影活跃在合唱队、舞蹈队,仿佛有着用不完的精力和才情,老师们也都笃定她将来定会有所成就。

2007 年,李七月如愿踏入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系,这所被誉为培养主持人的 “黄埔军校” 的学府,为她打开了通往主持界更高殿堂的大门。在校期间,她对专业课的学习可谓全力以赴,校园电视台时常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那是她在不断磨砺自己,积累经验。大四时,她抓住机会前往辽宁卫视实习,每天穿着职业装,站在镜头前播报早间新闻《第一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主持风格,也慢慢被观众所接纳。

不过,她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更大的目标 —— 央视。2011 年,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拉开帷幕,这场赛事可谓是高手云集,竞争异常激烈。李七月身处其中,却毫不怯场,面对即兴题目,她仅用短短几十秒思考,随后便流畅地完成了一场近乎 “完美” 的演讲。董卿当场称赞她 “天生就是文艺类主持人”,康辉亦给出高度评价,凭借出色表现,她顺利拿下优秀奖,并收到了央视抛来的橄榄枝,正式成为央视的一员。

进入央视后,李七月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事业当中,不敢有丝毫懈怠。2018 年,她当选寻亲节目《等着我》的团长,那时的她褪去了学生的青涩,已然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的主持人。在节目中,她主持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寻亲故事,那眼中真挚的情感、温暖且不做作的微笑,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深深打动每一位观众的心。她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自身的蜕变,也收获了观众越来越多的喜爱。

2019 年,李七月再次站在了《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这次她以寻人团团长的身份,用三分钟讲述一则寻人故事,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动人的讲述,一举拿下文艺组单场第一名。此后,她又主持了《远方的家》和《华人世界》等节目,其节目内容既接地气又不失格调,让观众愈发认可她的主持能力,大家都觉得她即将迎来事业的大红大紫之时,命运却悄然拐了个弯。

毫无预兆地,李七月被调离了原本的岗位,转而出现在小众的农业频道。这一转变,就好似一位平日里穿着高跟鞋、优雅地穿梭在华丽演播室的小姐,突然换上了泥泞的工装,置身于田间地头。这场景的落差,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诧异。

当她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时,是戴着草帽,在农业频道的直播间里,或是在田间教大家如何挑选新鲜蔬菜。曾经那个时刻要保持精致妆容、穿着得体,在央视演播室里光彩照人的她,如今时常素颜出镜,少了几分刻意的修饰,却多了几分质朴与真实。

对于这一巨大的转变,外界猜测纷纷。有人觉得是央视内部竞争太过激烈,新人层出不穷,想要持续出头太难,李七月或许是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竞争中 “败下阵来”;也有人猜测她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才被调离了原本备受瞩目的岗位。

然而李七月自己,却有着别样的心态。她在抖音上与粉丝交流时表示,现在的生活是她所喜欢的。往昔在央视,每天要精心化上几层妆,穿着高跟鞋一站就是许久,脚疼不说,还时刻得 “端着”,言行举止都要万分谨慎。而如今,她不用再受那些束缚,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想怎么拍视频就怎么拍,也无需再看领导的脸色。

对比那些依旧在央视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主持人,李七月的现状似乎也别有一番滋味。就拿曾经的央视一姐李梓萌来说,表面上风光无限,可背后却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面临着口误罚款的风险,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尴尬境地。

李七月如今扎根在农业频道,与土地为伴,和农民打交道,她分享着接地气的生活点滴,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她在田间劳作时,那认真的模样,额头上或许会渗出细密的汗珠,手上沾染着泥土,却依旧带着灿烂的笑容,耐心地给大家讲解着农事知识或是农产品挑选的小窍门。她已然成了大众眼中那个最懂农民的 “七月姐”,名气虽不比从前在央视时那般响亮,可这份活得通透、自在的状态,却让不少人为之羡慕。

她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从央视的舞台转身迈向农业频道,看似是离开了众人眼中的 “高光地带”,实则是开启了另一种充满烟火气又惬意的生活篇章。在这个过程中,她没有丝毫的抱怨与不甘,而是积极拥抱当下,用乐观的态度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也让大众看到了人生选择的多样性,以及在不同舞台上都能绽放光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