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都发布】
四月的香城春风和煦,环城绿道蜿蜒如碧色丝带。
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新都区以一场多维度、沉浸式的文明实践行动,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肌理。
4月22日,由新都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委社工部联合主办的“文明骑行 绿韵环城”环城绿道世界地球日文明实践暨“香愿有你”绿道志愿服务活动,在石板滩主会场与旭辉广场分会场同步铺开生态画卷。
骑行者的车轮、志愿者的红马甲、市民的笑语,交织成一首献给地球的春日诗篇。

活动现场
车轮丈量绿意 文明随行致远
上午10时,环城绿道石板滩段晒谷坪的一声发令枪响, 50余名身着统一骑行服的市民沿20公里生态绿道开启“清风绿骑”征程。
队伍沿着阵阵“绿浪”,掠过一片又一片广袤的田野,车轮碾过落叶的沙沙声与鸟鸣合奏成自然交响曲。

出发前,骑手们齐声高呼“文明骑行 绿韵环城”口号
“我承诺做香城文明的传播者,在骑行中做到遵规守矩,带动他人共同参与。”启动仪式上,骑手代表宣读了《文明骑行倡议书》,承诺“不超速抢道、不随意停靠”,将骑行礼仪化作流动的城市名片。

骑手代表宣读《文明骑行倡议书》
红马甲点亮绿道 垃圾分类助力城市文明
当骑行队伍风驰电掣时,另一群“慢行者”正以另一种姿态诠释守护——十余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以各种常见的生活垃圾为“教具”,为市民群众进行垃圾分类示范。
“分类的过程或许稍显繁琐,但却是城市文明的生动实践。”00后大学生志愿者万富鸿展示着他分类整理垃圾的心得:“蓝色大桶,变废为宝好颜色;绿色大桶,变成肥料来灌溉;红色大桶,专门存放药品灯管等……垃圾分类非小事,细节之处见真章。”
这场“绿道净行”行动背后,是悄然启动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随着社区志愿者代表宣布绿道志愿服务驿站启用和发布《绿道志愿者招募令》,新都区的绿色志愿服务将迎来更多新面孔。
“我们诚邀每一位热心市民积极加入‘香愿有你’绿道志愿服务队,共同为绿道的美好环境贡献力量。”社区志愿者林澜表示。

骑手和志愿者们在暖新驿站前合影
生态市集聚烟火 文明积分种未来
主会场石板滩的喧嚣与绿道的静谧形成奇妙共振。
主会场内科普互动区、实践工坊区、文明倡议区三个区域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打卡体验。
科普互动区内,孩子们正通过志愿者的生动讲解了解垃圾分解过程:一个塑料瓶自然降解需要450年……
实践工坊区内,用竹子编织的工艺品引得市民驻足。
文明倡议区的“我与地球签个约”签名墙,被市民按满绿手印,宛如一片生机勃勃的树叶。
在“文明银行”积分兑换区,带着孩子参与垃圾分类游戏的刘先生,用文明积分换到了嵌有种子的书签。
“书签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埋进土里就能发芽。”工作人员介绍,当日准备的“种子书签”、可讲解餐具均被兑换一空。
而在分会场旭辉广场,完成任务的骑手们将奖牌悬挂于特制生态墙,金属牌在阳光下闪烁,拼出文明新都的生态图景。
记者 | 罗 岚 胡 强
排版 | 胡 强
编辑 | 郑 雪
审核 | 李玲娟 张晓迪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