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诉讼中,财产分割是一个重要环节,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男女平等原则
根据《婚姻法》,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均等分割。
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
在分割财产时,要考虑到子女的抚养需要和女方的权益。
实际贡献原则
在分割共同财产时,还要考虑到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实际贡献。
公平原则
既要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实际需要原则
照顾无过错一方和抚养子女的一方。
对等原则
尽量做到财产分割的公平合理。
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
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应充分考虑财产的效用,不应损害其性能和经济价值。
不可分物按实际需要和有利发挥效用原则归一方所有
获得方应依照公平原则,按离婚时的实际价值给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
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其他重大过错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
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共同财产。
具体步骤:
确定财产范围
明确哪些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哪些是个人财产。
评估财产价值
对共同财产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
协商分配方案
夫妻双方可以就财产分配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法院裁判
如果协商不成,则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决。
建议:
在离婚诉讼中,建议双方尽量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以减少诉讼成本和时间。
如果协商无果,建议收集相关证据,如财产清单、评估报告等,以便在法院诉讼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注意保留对方过错的证据,以便在分割财产时获得更多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