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骗钱的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借头衔之名敛财
不良商会将头衔作为商品出售,成员可以通过支付一定费用获得从常务理事到荣誉主席等不同等级的头衔。这些头衔并无实际价值和意义,购买者往往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花费大量金钱,最终只是买了一笔昂贵的“智商税”。
虚假投资项目坑钱
商会内部人员利用“拓展人脉、共同谋求商业发展”的幌子,向成员兜售虚假的投资项目。这些项目通常声称有政府支持和高投资回报率,但投资者在支付款项后往往无法得到回报,甚至损失全部投资。
传销式骗局
某些组织打着商会的旗号进行传销活动,利用人们对商会的信任和对财富的渴望,编织巨大的传销陷阱。这些组织通常以招募新会员为名,骗取入会费和其他费用,最终卷款消失。
冒用商会名义进行诈骗
诈骗者可能冒用知名平台或商会的名义,通过高端招商会等方式夸大市场前景和投资收益,制造紧迫感和稀缺感,从而骗取所谓的“加盟费、内测会员”等投资。这些诈骗行为往往导致受骗者经济蒙受巨大损失。
盗取个人信息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可能盗取商会会员的个人信息,然后冒充商会相关人员通过社交媒体等方式联系会员,以各种借口要求会员转账汇款。这种诈骗手段需要会员提高警惕,及时报案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