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世界上被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在印度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
1.印度教,在印度有80%左右的民众信奉印度教,是印度第一大宗教。众所周知的种姓制度,就是来源于印度教,种姓制度把民众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以及不配在种姓制度内的贱民,被称作哈里真或者达利特,信奉牛、猴子,种姓制度下的女性地位非常低下。在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中的男主角帕万是印度教徒,也是猴神哈奴曼的忠诚信徒,小女孩沙希达是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故事中大家不待见沙希达也是因为印度大部分人信奉印度教,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相当抵触,帕万的伟大之处是其跨越了国家、民族和信仰,帮助沙希达回家,包含着普世的温暖和感化。
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主人公兰彻因为是佣人的孩子所以就是首陀罗;发罕是穆斯林(伊斯兰教教徒),不是印度教众,所以不再种姓制度内。
2.伊斯兰教,又称回教,在印度有12%左右的民众信奉伊斯兰教,是印度第二大宗教。教众是穆斯林,信奉安拉为真主,以《古兰经》为真经,穆罕默德作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被信奉为最后一个先知、也是最伟大的一个先知,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标志性建筑物。刚才讲到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发罕是就是信奉伊斯兰教,是一个穆斯林。
3.基督教,在印度有2%左右的民众信奉基督教,是印度第三大宗教。教众信奉耶稣为救世主,以《圣经》为真经,教堂是基督教的标志性建筑物。基督教分为广义上的理解和侠义上的理解,广义上的基督教包含天主教(又称罗马教,教政制度为教皇制)、东正教(又称正教,教政制度为牧首制)、基督教(又称新教、耶稣教,教政制度为长老、公理、主教制);狭义上基督教就是刚才提到的新教、耶稣教。
4.锡克教,在印度有1.9%的民众信奉锡克教,是印度第四大宗教。该教是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加以改造而成的产物,是印度的一个年轻宗教,教义反对印度教,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建立平等、没有种姓的社会。锡克教圣城是阿姆利则,朝圣地是被称为“神之所在”的阿姆利则金寺,神寺每天给穷人提供免费餐饮。锡克教徒信奉锡克教经典《阿底格兰特》,终生蓄发蓄须、带发梳、常年包头帕、身穿短裤、佩短剑,教徒要持守五戒:不偷盗、不奸淫、不抽烟、不吸毒、不叛教。男教徒名字加“辛格”(singh)意为“狮子”,女教徒名字加“考儿”(kaur)意为“公主”。电影《孟买酒店》中的酒店男服务生阿琼就是一名锡克教徒,电影开始就有他非常细致的整理头巾的细节,在匪徒围困酒店之后,阿琼也因为自己的头帕可能会使一位顾客产生恐惧,向顾客解释头帕意义并讲到愿意摘下自己的头巾让顾客放松。
5.佛教,在印度有0.7%左右的民众信奉佛教,是印度第五大宗教。佛教虽然发源于印度,但受印度教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冲击,在印度并没有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