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丝路古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得意马蹄疾”“二月春风似剪刀”当我们吟诵这些名句,眼前出现的是春风送暖、春风拂面、春风化雨的生机勃勃春之景观,然而,你可曾记起,还有一种风情叫“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对丝绸路上河西古关的向往。 “因诗而名重”的“玉门关”“阳关”伫立在苍茫的大漠戈壁之中,这些春风都吹不到的地方,又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无数文人墨客常以“两关”为题,或吟诵赋诗,或泼墨作画,以借“关”言志,咏“关”抒情。壮美在诗文,秀美在诗意,河西古关既有万里豪情,又有千尺柔肠,诗中的那种悲凉,只有亲临才能真切感受,让我们沿着丝路走过古关,凭空怀古,吟诗论今,感受别样的年代之旅!
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凉州词》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千古传诵的《凉州词》营造的意境诱发了人们对“玉门关”无边的遐想,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终于有机会我千万里迢迢寻玉门关而来。

满目沧桑玉门关
汽车从敦煌出发,出城不远路前方就呈现出一望无际的白花花的盐碱沙地,一个多小时的行驶后,隐约可见漫漫黄沙中,一座方形的断壁残垣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今天的玉门关已是满目沧桑,关址仅存一座由黄土夯筑而成的方形城堡,堡西、北各有一门,城门外墙斑驳脱落,城门内亦是荒草萋萋。玉门关始建于汉武帝征服河西走廊后“列四郡,居两关”时期(公元前121—111),西汉时设为玉门都尉治所。四郡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而两关就是阳关和玉门关。敦煌为四郡最西,古代丝绸之路从这里分为南北两路,向北经玉门关进入哈密、吐鲁番等地,向南经阳关进入楼兰、若羌等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玉门关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相传其时西域和田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玉门关”因此而得名。

丝路咽喉玉门关
站在城门下,放眼望去,残垣断壁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像是在诗行里的深入浅出,莽莽荒野早已不见那旌旗蔽日、铁戈铮铮的战争场景,亦不见缓缓行进的驼队和络绎不绝的商旅,映入眼帘的只是寥廓的戈壁及满目的黄沙,从高高隆起的干裂坚硬的黄土层,从渐渐断裂的厚实粗糙的表面,审度茫茫的戈壁荒原和眼前的四方土墩,有一种近乎凄凉之美。戈壁的风吹过我的脸,也吹过玉门关,残存的关口充满诗意而又凄迷忧伤,承载梦想而又磨难重重。遥想当年玉门关下,张骞“持汉节不失”开辟丝绸之路;班超投笔从戎“但愿生还玉门关”;岑参几度出塞“走马西来欲到天”;李白豪情壮怀“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玉门关下黄沙鞭打着墙体,驼铃撞击着关城的伤痕,每一块石头都驭载着厚重的历史沧桑,讲述着无数的感人故事。玉门关,给我们的心灵撞击如此强烈,是因为久远的历史和悲壮的传说可以让思想张开翅膀?还是因为寥廓的天宇和广袤的土地更可以造成一种深沉的氛围?我不得而知。透过茫茫风沙,戈壁更显幽静旷远,简朴无华,而夕照里的玉门关依旧苍凉肃穆。迎风而立!

玄奘西行
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渭城曲》

西出阳关无故人
茫茫大漠凉风四起,卷起心头些许寒意。“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依旧在,汉关不复存。阳关设在敦煌西南西南七十公里“古董滩”上,这是一片叫南湖的绿洲,它是疏勒河最西端的一个支流,南湖绿洲曾经是汉代龙勒县、西晋寿昌郡的所在地。阳关三面沙丘,沙梁环抱,与玉门关遥相呼应,成犄角之势,因其在玉门关以南,古以山南水北为阳,故名阳关。时隔千年,大名鼎鼎的阳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并不雄伟的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冷冷地、孤零零地耸立在墩墩山上,让后人凭吊。此刻,残垣无语,断壁不言,洪荒天地间,一代名关只剩下一个空洞洞的历史概念了!

风化千年

西出阳关回望故乡

残垣无语
登上墩墩山,阳关周围的景物尽揽眼底:东边是南湖乡的农田、树林,绿意葱葱,而西面便是满目黄沙,再过去就是祁连山脉尾部的大戈壁滩。谁能想到,眼前一望无边的沙漠,曾经是一条“阳关大道”,“丝绸西去,天马东来”,西域的宝马向东走来,载着丝绸的东方驼队向西而去。不难想象,这条要用脚来丈量的“阳关大道”充满了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往来在丝绸之路上的不仅有包着头巾的商人,还有披着袈裟的僧侣,他们风餐露宿向东方跋涉,把佛教传入中原;认定了佛祖的唐三藏西去求取真经,同样要在丝路上穿行,他们都是怀揣着坚定的信仰,信仰的力量让他们坚忍不拔,令今人慨叹。丝绸之路兴于汉,盛于唐,渐没于宋。几通几绝,“阳关大道”最终淹没在黄沙之下,丝路上又不知掩埋了多少车马尸骸。

丝绸西去阳关道

阳关古道

阳关复原

天高路远

大漠路途遥

张骞出使西域

天涯旅人
古往今来,吟咏阳关的佳句还有很多。王维有“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张祜有“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出阳关第一声”,李商隐吟起“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杜甫诗云“弱水应天地,阳关已近天”,白居易放歌“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苏轼把酒“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历代文人纷纷吟唱,使阳关成为人们告别故土,告别亲人,出征远游,表达离情别绪的场所。遥想当年,在遥远而漫长的丝绸之路上,旅人们从古都长安走到这里已经是人困马乏,生命耗去了大半,出了阳关之后就是漫漫的戈壁滩和沙漠,回望故乡,人在天涯之叹便油然而生。一词词一阙阙“阳关”简直成了送友酬唱的代名词,常唱不衰。阳关似已经不再是那个阳关,它象征着一个遥遥万里的诗与远方。阳关情结,成了古人离愁别恨的象征,成了悲凉凄怆的意象。多情自古伤别离,此刻的我站在阳关的古烽燧口,感觉有如时光倒流,层层古意袭上心头,茫茫戈壁,连绵沙丘,方圆百里,目光所及,三百六十度全是苍凉!人在沙漠,很像是在大海中,没有参照物,没有起点与终点,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生命便渺小到了极尽处。

放歌大漠
攻略:
交通:玉门关、阳关和嘉峪关同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沿线。其中,玉门关、阳关属敦煌,阳关位于敦煌南70公里的阳关镇,玉门关位于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从敦煌出发自驾沿215国道南、北方向可达两地。
住宿:敦煌市是旅游城市,旅游设施非常完备,吃住行游都很便利。
美食:西北美食搓鱼面、拉条面、砂锅、馄饨、臊子面、炮仗面、糊锅面筋等。

西域壁画砖

丝路出土文物

古代乐器 埙

丝路古关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