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取证是指通过录像设备记录下来的影像和声音资料,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收集方法。在民间借贷等民事案件中,录像取证是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和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录像作为视听资料的一种,属于法定证据种类之一,但必须满足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的要求,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录像取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设备与地点选择:
确保录像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画面和声音清晰,选择合适的录像地点,最好在双方约定的借款地点或与借款相关的场所进行录像,以增强证据的关联性。
内容记录:
录像时要将双方当事人的面部、言行举止等清晰地记录下来,包括借款的金额、借款的用途、还款的时间等重要内容,同时注意录像的完整性,避免中断或遗漏。
合法性:
录像必须来源合法,不能剪辑、增加、删改,并且应当与案件待证事实之间有关联。
证据使用:
凭录像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不能直接以此定罪。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如窃录,即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录音录像,所采集到的音频和视频本身可能被视为非法证据,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如果这些录像能够作为线索发现新证据,则可以作为合法证据。
综上所述,录像取证是一种有效的证据收集手段,但在使用时应确保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以符合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