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
人民日报|江苏苏州:园林藏春光 花窗两相宜
《人民日报》2025年4月10日14版 版面截图江苏省苏州市狮子园紫藤垂瀑,游客漫步其间。杭兴薇摄苏州市网师园内,已有200多年树龄的二乔玉兰应期绽放。王震杰摄原题:园林藏春光 花窗两相宜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精巧的园林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随着园林内各色花卉迎来盛花期,桃花、樱花、杜鹃
-
染井吉野樱绝美谢幕,错过再等一年
这个清明节,全上海的浪漫都在宝山的顾村公园沸腾!万株染井吉野樱迎来「樱花吹雪」终极时刻粉白花瓣如暴雪倾落整片樱花林化作流动的云霞但这场春日限定的狂欢,只剩最后时刻下一秒,可能就是明年再见的倒计时!✦•✦✦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染井吉野樱目前处于最后的飘雪期。同期的中樱有白妙、小松乙女、山樱、仙台屋、子
-
【央媒看沈阳】新华社:“花样经济”何以动人心?
来源:新华社春光明媚,沈阳浑河晚渡公园的桃花丛中,游客拍照的快门声此起彼伏;沈阳故宫红墙绿瓦间,大量参观者与白玉兰花合影留念;东塔园中,鲜花造型的文创冰淇淋吸引消费者排队购买……这个春天,“追着花期去旅行”成为辽宁沈阳文旅新潮流,当地“以花为媒”,打造出一系列新的消费场景。“花样经济”,何以动人心?
-
新华视点|清明赏花文旅热 点燃消费新引擎
文化和旅游部4月7日公布2025年清明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山东:“赏花+”带动清明假期文旅消费清明假期,山东各地以“赏花+”模式激活文旅消费,樱桃花海、宋代剧
-
文化中国行丨千年禅韵入盏 一场茶宴话古今
春山如黛,茶香漫谷。在浙江杭州余杭径山,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正悄然苏醒。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径山茶宴,这项始于唐代的茶宴礼仪,正以创新的姿态讲述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随着宣榜师高声诵读《张茶榜》,浑厚的击鼓声在山谷间回荡,一场原汁原味的径山茶宴正式拉开序幕。从唐宋风
-
春天里的中国 踏青出游正当时
央视网消息:春暖花开,不少人走出家门,观鸟赏花,邂逅美好春光。在北京中山公园唐花坞,60多个品种、近1万株郁金香以花艺作品或组合盆栽的形式,绚烂盛放。其中,红黄相间的“红鹦鹉”、清丽优雅的“紫水晶”等10余个新品种为首次展出。为了突出花卉的观赏性,园艺师还将草帽、瓷器、折扇等生活元素的小物件融入花艺
-
2辆观光巴士相撞!47名游客受伤
4月5日上午日本东京八王子市中央高速公路上两辆观光巴士发生追尾事故据悉乘客多为外国游客事故造成47人受伤据了解,当时观光巴士处于中央高速公路下行,在前往山梨县知名景点河口湖的路上。受事故影响,受事故影响,下行道路相模湖立交桥至八王子交汇处之间一度处于交通禁行状态。根据后方巴士司机的证言,主要是由于前
-
40余名粤港游客打卡城步巫江夜游景区
4月8日晚,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巫江河畔灯光璀璨、热闹非凡,36名广东游客及5名香港游客慕名而来,沉浸式体验这场融合苗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水上夜游盛宴。巫江夜游《巫水河边月正圆》作为全国首个水上苗乡数字幻游项目,自亮相以来便备受瞩目。景区全程2.6公里,巧妙地将“行船游赏”“数字光影”“沉浸式情景剧场”
-
小长假首日,吉林爆“馆”
来源:【中国吉林网】清明小长假首日,吉林省各大博物馆热闹非凡,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在博物馆的文化氛围中开启充实的假期。吉林省博物院作为文化的宝库,一早便迎来如潮的人流。馆内丰富的藏品在这春日里吸引着游客们纷至沓来。截止到17:00闭馆,吉林省博物院共计迎来游客13225人次。4月4日上午,吉林省博物
-
首日游客两万多人次 每周六常态化开展 东阿艾山黄河大集魅力何在?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0日讯 春满黄河岸,烟火聚艾山。4月19日,首届艾山黄河大集在黄河岸畔的东阿县艾山村火热开集。本次黄河大集设置了“中医药养生”“非遗手造”“黄河美食”“县域优品”四大板块,1000多户商家带来数百种具有东阿地域特色的名优商品,开集首日便吸引游客两万多人次。东阿县中医药氛围浓厚,